
12月26日12时 西安地铁8号(环)线开通试运营
来源:快盈app官方网站登录 发布时间:2025-06-26 22:18:22

作为全国首条配备全自动无人驾驶智慧地铁列车的环线,它在智能化设计、施工建设、乘坐体验等方面有着哪些与众不同之处?
今日11时起,华商全媒体三路记者会从不同站点开启8号线个小时的直播中,这样一些问题就由记者与4位嘉宾为你揭秘!
直播间嘉宾: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轨道交通所工程师杨君仪、西安旅游协会副会长张晓涛、国家级金牌导游张蓓、西安金牌导游龙羽。
你可通过华商报抖音号、华商报视频号、华商网视频号、“大风新闻”百家号、“大风新闻”腾迅新闻号等平台收看直播、参与互动。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常彭朵
2024年12月26日12时,对建城史绵延3100余载的古城西安来说,注定是个载入史册的时刻。
从这一刻起,西安迈入“地铁环线时代”。这是城市发展的里程碑,也是梦想与现实交汇的节点。
12月25日上午,西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宣布西安地铁8号(环)线时正式开通试运营,环线分钟,线元。至此,西安地铁运营里程突破400公里,达到403公里。
地铁8号(环)线月,全线实现车站整体的结构封顶和“洞通”;4月,实现全线“轨通”“电通”节点目标;自9月10日至12月10日顺利完成为期三个月的空载试运行。
“8号(环)线%,市民可选的换乘路径更多,缩短出行时间。”西安市轨道集团副总经理康佐介绍说,开通运营初期,线分钟,沿用西安地铁线网统一“里程计价制”,全程票价为6元,线元,各车站均支持二维码扫码过闸和人脸识别乘车功能。
为方便市民高效出行,针对环线线路长、车站多等特点,地铁8号(环)线首班车采用多站同时发车的举措,内环首班车发车车站为北辰东路、韩森寨、植物园、曲江池西、安化门、科技二路、开远门7座车站;外环首班车发车车站为井上村、市图书馆、光化门、金光门、省体育馆、东等驾坡、万寿路7座车站。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各车站均于每日6点10分同时发车投入运营。内环方向的末班车23:00从东等驾坡站出发,绕行一圈后00:29回到东等驾坡站进行清客;外环方向的末班车23:00从北辰东路站出发,绕行一圈后00:29回到北辰东路站进行清客,线分钟。
市民乘车时,要留意‘内环、外环’的运行方向,内环列车按照顺时针方向运行、外环列车按照逆时针方向运行,简称‘内顺外逆’。为畅通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地铁8号(环)线个车站中落实“微改造”,31个与非机动车、公交场站等接驳设施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打造风雨连廊、非机动车充电区、物品寄存等设施。
目前,西安地铁线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达到492万人次(2024年9月30日),线网出行强度、客运强度、客流密度排名行业前列,轨道交通在全市的客运分担率超过65%。
8号(环)线开通后,将分担线网的运输压力,打通客流集散点的拥堵问题,8号(环)线型地铁列车,编组方式为4动2拖6辆编组,车体长度为140米、宽度为3米,相较于既有线路,列车满载能力提升约31%。
西安市交通局二级巡视员李斌科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环线每辆车运能比现有车型增加近千人,加之换乘站点多,开通后线网客流将进一步增加,大客流将成为常态,客流疏导尤其是远端分流难度增大。
西安市作为全国第14个批复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和西北地区第1个开通地铁的城市。自2006年以来先后获批了三轮五次建设规划,批复12条线公里,获批里程居全国第11位。
在建2条线号(环)线号线年建成通车,届时,三期规划线路将全部建成运营,西安“轨道上的都市圈”加速建成。
为助力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的辐射带动作用,西安市住建局配合资源规划部门在2016年版线网规划的基础上优化编制了新一轮《关中城市群核心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线条线公里,形成了“棋盘+环+放射”的网络格局。
在此基础上,西安市积极谋划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目前四期规划方案基本稳定,正在按照程序开展报审,同时借鉴三期规划实施经验,提前开展了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预工可研究深度,确保规划批复后项目尽快落地。下一步将加强中长期城市轨道交通路网项目谋划,全力推进四期建设规划报批,加快打造内畅外联的现代轨道交通体系。
这是国内首条智行低碳地铁环线号环线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在技术上有哪些创新点,如何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带着这些公众关心的问题,通车前夕,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专访了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城轨院副总工程师、西安地铁8号(环)线总设计师邵莹。
“8号线的总体规划理念就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换乘便捷性、增强网络通达性、促进城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邵莹介绍说,既要传承历史文脉,也要契合城市发展规划,围绕“绿色、智慧、融合、创新”的设计理念,打造国内首条全自动运行、云平台、智能运维、智慧车站、宽带集群等先进的技术综合运用的智行、低碳地铁环线号线是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主骨架线,线网中的唯一环线,贯穿雁塔、新城、灞桥、未央、莲湖5个行政区以及高新、曲江、浐灞国际港、经开4个开发区,全长约49.896公里,共设车站37座,换乘站18座,线路长度居国内运营环线号线次换乘,是西安市民朋友圈的“换乘之王”。
8号线作为国内首条全自动运行环线,自动化等级为最高的GoA4级,实现协同控制和应急联动,达到列车全过程自动化高效运行目标。具备常规运行、降级运行和灾害工况等多重运行模式,构建5大核心系统18个科目48个联动运营场景,有效提升列车运行安全性、运营组织灵活性,为乘客提供智慧出行、智能服务。根据模拟计算和现场实测,全自动运行系统正线%。
作为换乘之王,换乘的便捷性是设计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根据线路相交方式,选择合理的换乘型式,对于近期线路及同期实施的换乘站均采用节点换乘,实现无缝换乘。对于1、2、3号线没有预留节点的站点,采用增加换乘大厅和换乘通道,对既有站内增加楼扶梯提高进出站能力等方式,很好地实现了快速便捷的换乘功能。另外,在大唐不夜城站、曲江池西站等站点打造城市“微中心”,建设非机动停车场,及公交接驳措施等,统一规划、同步实施,解决了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同时,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因素,8号线在工程建设中将施工与城市景观有效融和,全线施工竖井采用全封闭厂棚,遵循“少占、快干、早还”原则,在交通导改中采取机动式围挡,严格落实“占一还一”要求,最大限度降低对市民出行的影响。植物园站深大竖井采用7道预制混凝土支撑,安化门站、大唐不夜城站附属采用预制装配式结构,打造低碳环保的施工体系。
站内设置警务室、第三卫生间和母婴室,部分车站出入口设置风雨连廊,实现地铁与公交的无缝衔接。全线部楼梯,站内盲道、扶手等无障碍设施齐全。全线区间设置连续的不间断的疏散平台,确保紧急状况下乘客疏散安全。在防洪防涝方面,8号线出入口风亭高度均高于百年设防水位,同时在出入口口部设置1.2米高防淹挡板,提升车站防内涝处置能力。
作为古城西安的唯一环线号线在建筑环境设计中传承历史文脉,展示西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全线以“古都环廊融汇长安”为设计主题,通过独特的公共区环境、一站一标、独一无二的导向标识系统,打造千年古都盛唐文化的地下艺术环廊。
团队还通过融合汉唐长安12城门共性文化元素,27座标准站在站厅、站台利用柱跨联拱型式,以“门”的形态串连整体空间。天花采用井然有序的九宫格造型,借鉴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呼应城市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融合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以交通白为基色,形成东面春之绿,南面夏之红,西面秋之金,北面冬之蓝的区位色彩体系,打造地下交通空间方位识别系统。
此外,还选择了东仪路站、寒窑站和植物园站、幸福林带北站、全线客流最大的井上村站及与2号线换乘的市图书馆站、临近梨园宫遗址的光化门站,以及临近木塔寺的木塔寺西站,共8座车站作为装修重点站,展示西安悠久历史背景和文化和风土人情。如植物园站提取植物园树荫形态,呈现“一树一花一世界,一站一景塑新园”的设计概念,依托三联拱的结构型式,以“绿树成荫、树影繁花”为设计主题,提取生态自然绿色为主旋律,营造苍翠挺拔,满眼绿意的林木葱郁空间效果。 本组稿件由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琳 采写 摄影 赵彬
当通过地铁8号线走入项目,在标志性的水晶广场东西两侧,则有12月24日刚刚开业的摩登原创设计品牌古良吉吉,今年6月开业的趣致原创生活方式品牌Tagi.西北首店,与此前已开业的设计师服饰品牌nicerice西北首店,以及正在围挡中的新锐国潮品牌CryingCen-ter西北首店,共同打造出一个原创设计师品牌的先锋矩阵。
唐末连年战乱,导致开远门的城楼损毁严重,由于当时修建的物资和资金匮乏,所以将士们就用粘土对城门进行修葺巩固,久而久之便被称为“土门”。几十年来,这里先后建成了许多重量级单位,有力地促进了城西一带的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有人说这里记录着很多西安60、70后的奋斗史,土门市场、伊丽莎白溜冰城……更是记录了很多80、90后的青春。
两千年后的今天,这里已被打造成西安最大的汉文化主题公园,天气好的时候能来泛舟赏景,感受大汉风华。
融合北美、欧洲、澳洲、南洋、中国近现代五大经典建筑艺术流派,规划五大风情街的一站式文商旅休闲目的地。规划有三大主题空间,以日常烟火为基调的东方生活美学社交场——东方集,塑造出洋气的日常烟火,形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新商业范式;城市社交漫游空间——五洲大道,是一铺一景的漫游空间;潮玩社交的中心——四海茂,是主理人共创的潮力量生活社交中心。目前东方集一期已落地,二期M层妙市也正在筹备中,预计近期亮相。
是一座集居民休闲、户外健身、社区运动、日常娱乐、多元艺术、在地文化、城市记忆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型线性公园,现在还未建成开放,等开放了咱们就去打卡。
西等驾坡站、万寿南路、韩森寨、万寿路、幸福林带北站这5个站点都可以直达幸福林带,这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林带,也是市民日常休闲的好去处,别错过艺术氛围超浓的涂鸦隧道哦,打卡拍照超出片。
市民可从万寿路站和韩森寨站出站,到达幸福林带“森之谷”,置身于城市森林中,在林下乐园、林梢栈道等点位游玩,亲近自然。从幸福林带北站出站,可直达幸福林带“动之谷”,在公园运动场挥洒汗水。从万寿南路站、西等驾坡站出站,可到达幸福林带“乐之谷”,这是隐藏于林荫绿海中的文艺生活聚集地,为休闲生活增添格调。
伴随8号线的开通,城市的各个角落必将更加紧密相连。关于这座城市的故事,继续以地铁独有的方式打开。
你可以穿越繁华与静谧,去感受城墙的厚重、不夜城的繁华……搭乘8号线,一日看尽长安花。
除了外地游客必打卡的大唐不夜城、曲江池等知名景点,8号线多个大型商业体:城北的蓝海风·漫巷、四海唐人街、大明宫万达;城东的长乐天街、银泰中心、幸福林带;城南的曲江创意谷、金地广场、西安万象城、立丰城LECITY;城西的高新万达、高新T11街区、盛大时代广场、唐延中心城、西安大都荟、金辉国际广场、土门集乐里、太奥广场、丰禾万达、老城根Gpark、大兴星悦荟……
城西的太奥广场位于8号线日,太奥广场总经理张燕对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说,地铁的开通对于商业来说具有两面性,好的一面是会给商业带来客流。“地铁开通是加持,核心还是要看内容和品牌。”张燕说,如果商业自身的品牌不够好,给消费的人提供的服务和体验感不足,地铁开通未必会带来更大的客流增加,反而有可能把消费的人带到其他商场去。因为地铁开通后大家的出行更方便了,选择也就更多了。
“西安的商业体不仅服务于本市市民,辐射的是西北乃至中部城市。”石英说,过去所说的地铁经济,指的是地铁开通后为地铁沿线尤其是地铁出入口附近的房地产和商业带来繁荣的机遇,“现在更多地体现在对整座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和意义。”地铁8号线的开通,让西安的地铁网络趋于完善,完善的公共交通增加了人流的沟通、出行的便利,提高了生活幸福指数,无论是短暂旅游,还是上学、落户,对于外来人口都有了更强的吸引力。
“地铁的开通对已有商业势必会起到促进作用,假如没有商业,应该提前规划布局商业。”杨东朗说。
“地铁的开通往往利好远郊的房产。”杨东朗说,比如长安、西咸,甚至咸阳等地,因为有了地铁通勤更方便快捷,房价较西安城区也更低,无论是租房还是买房,对于年轻人来说都更加友好。
随着地铁线网的不断加密,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的综合立体公共交通正逐步形成,一个个服务多元、消费便捷的“地铁生活圈”也在加快构建、加速联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西安地铁运营线公里,全年日均客运量约354.6万人次,客流强度居全国前五。当客流量已属“顶流”之列,把巨大的“交通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量”,自然是顺势而为之举。展望未来,西安正在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标志性商圈、打造引领消费潮流的新高地。能预见,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日渐完善的城市地铁网无疑将发挥无法替代的作用。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赵瑞利 杨鹏/文 赵彬/图
33岁的孙磊从西安首条地铁2号线开通时就进入客运岗位,由于能力出色,今年9月出任开远门站站长,迅速投入到8号线号线开通后,作为换乘站,开远门站将面临较大的客流压力,目前1号线万左右。”孙磊说。
据了解,该站以前有ABD三个出口,为8号线新建了C、G、F三个出口,站内面积从原来的1万多平方米增加到近3万平方米。“面积大、设备层多、工作人员多。”孙磊谈到,8号线都是智慧车站,开远门站随之全面升级,从标准站升为换乘站,以前只有1个应急疏散通道,现在有10个。以前站上有20多名员工,现在不含安保就有70人。
“由于是全自动环线号线对客运服务要求高了很多。”孙磊介绍,A型车宽且长,单侧就有30个门,而原有的各线个门。因此,今后客运员要承担一部分司机运维的工作,比如站台门故障的快速处理、客流控制等。加之车长门多,客运员的跑动服务区域也拉长了,要掌握技巧和经验,有序疏导乘客,防止抢上抢下、车门夹人的出现,对于暴雨暴雪等恶劣天气的应急处理等,这些都需要提前做好充足的培训及考核,逐步的提升员工业务技能。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琳 文/图
王铭之前是一位火车司机,入职地铁电客车司机后,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很快就当上了车队长。作为“精兵强将”,他被抽调进行8号线号线线路长、车辆多,节点多、工作量大,在以往我参与的线路筹备中节奏最快、难度最高。”王铭说,来到8号线后,他和同事们进入雁鸣湖车辆段开展工作,接车作业、参加厂家培训、学习技术文件,11月份开始车辆的普查和调试。
王铭还结合自己工作经验,通过深入现场、沙盘推演等形式参与编写《8号线故障处理指南》《行车组织规范》等作业标准十余本。他将乘务驾驶技术和车辆检修工作成功融合在了一起,带领团队高效、圆满完成电客车到段接车作业、正线冷滑、热滑、试运行、场景测试工作,为8号线的顺利开通运营奠定基础。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琳 文/图
2016年11月,地铁3号线开通,王先生可以靠地铁中转一下了。先坐261路到延平门,再坐3号线到青龙寺,再倒一趟公交,全程1小时出头。再后来,4号线号线相继开通,选择慢慢的变多了,可以坐21路到黄雁村,换乘5号线一站直达单位,通勤时间进一步压缩。
金光门站下车,步行至沣惠南路与二环南路西段辅路交叉口西北160米处即到。
金辉国际广场吸引众多国内外头部企业、知名金融机构及科技公司等高质量企业入驻,入驻率常年保持85%。一至二层配套有商务休闲、餐饮、健身和儿童教育等商业业态。意式披萨、火锅、普拉提瑜伽……当然,星巴克、汉堡王、711、每一天等品质连锁餐饮、便利店也必不可少。
集公众休憩游览、环保科普等功能为一体的植物园,建设了独具三秦特色的秦岭园、丝绸之路园等12个专类园,收集保藏植物达到4000多种。
12月9日开业的西安万象城由国际建筑大师托马斯・赫斯维克操刀设计,以西安古观音禅寺千年银杏古树为灵感,打造了令人瞩目的超级城市地标——“生命之树”。整体高达57米,主体由3层平台构成,延伸60片巨型叶片,沿树登高可体验温带草原、高山苔原、山地森林等七大生态景观。项目引进近200家区域及城市首店、城市旗舰及概念店级别重磅高能店铺,首店经济在这里达到了新的高潮。餐饮店铺中,有近80%米其林、黑珍珠及首店品牌。项目定位为重奢型商业购物中心,与柏悦酒店、典藏公寓、顶级写字楼共同组合为未来CBD概念综合体,引领西安商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西安金地广场位于曲江池遗址公园湖畔,经营面积8.6万平方米,经营品牌160余家。